教科研信息1314-4先学后教(二)
作者: 教研室   发表时间: [2013-11-18]

I.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的再回顾

① 每堂课规定,教师讲课时间最多不超过10分钟,一般在7分钟左右,有的课4分钟。保证学生每节课有30分钟连续自学时间。

②灵活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基础,适当调整。该少讲的不多讲,必须保证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

③学生自谋自学策略。教师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为学生谋划自学策略,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自学方略,开始是自控的,逐渐形成了习惯,养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因素之一。

④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是自学的力量源泉。“兵教兵”,精诚合作,在兵教兵中,差生弄懂了教学内容的疑难,优生增强了对知识理解的能力,合作互相提高。

⑤教师精心备课,教师的形象、气质、基本功,教学艺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文化课是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其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去渗透实施。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步:

第一步是“先学”,就是我们上课时先把自学指导,包括学习内容,有时还有重点、难点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思考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并且围绕本节课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让学生自学,不要怕他们学不会,也不要怕他们出问题。对照目标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联想,这也是新的课标、新的理念要求我们做到的。

第二步是“后教”,也就是老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看例题,找规律,以达到理解应用。

第三步是“当堂训练”,就是当堂完成练习,完成作业,这正是洋思经验的精华,尤其是工具科的课,一定得多做练习。通过先学后教掌握知识必须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这样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形成学生的能力。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自学和探索、帮助学生在克服困难上下工夫,这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要求有效地制约了习惯于“满堂灌”的老师,但是有些属于教师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清楚,讲准确,讲精彩,课堂上也不能缺了老师的必要的知识拓展。同时出一些针对性的训练题,有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让学生迅速将缺漏补上。

 

3.先学后教,教师集体备课集中研究的问题:

①如何引导学生自学最有效?

②共同研究下一周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③确定学生自学范围、自学内容、自学方式、自学时间、自学要求,这五确定是统一的;

④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

⑤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这些问题?

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更好地教,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流程:

1、“先学”,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提出思考题,规定自学内容;确定自学时间;完成自测题目。

2、“后教”,在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通俗有效的解释。

3、当堂训练:在“先学后教”之后,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量的训练,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理解课堂所学的重、难点。

课堂的主要活动形式:学生自学——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之间讨论——学生交流经验。

4、这种教学模式,教师不再留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完全自我解决,当堂消化。

 

5.“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师怎么做:   

①教师以学定教,教师的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集中解决为什么学,学的效果等问题。

②教师语言准确,三言两语,准确地提示教学目标,尽快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自学内容,自学方法。

③教师课间巡视,个别答疑与个别询问,必要的板演与练习进行调查,了解学情,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疑难问题、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为“后教”作好准备。

④教的原则是:学生会的不教;学生说明白的不重复;学生不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少讲、精讲,只做点拨性的引导。

⑤对课堂检测题,教师是给答案与结果,让学生自己探索规律。这样,教师真正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答疑当好参谋。 

 

6. 先学后教中的“兵”教“兵”问题:

①“兵”教“兵”主要体现在“后教”的环节上。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或训练中存在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做评定,补充更正。

②“兵”教“兵”也体现在课后,对学习上的“困难户”教师指定同学去帮一帮,单独辅导,优秀生与“困难户”搭配坐在一起,同住一个寝室。他们结成帮扶对子,成为朋友。

③事实证明,一帮一,“兵”教“兵”活动不仅能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能促进学优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的提高,使学优生自己学习上有紧迫感,也把自己理解的东西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提高,学者提出这就是“兵”教“兵”的魅力。

 

7.先学后教中的学生是在“做”中“学”:

①让学生动起来。课堂上,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做”,自学不单纯看书,边看边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交流,使学生能亲身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②学生做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经历自学过程,得到对知识的自我感悟,这本身就是创新。

③允许差异。在做的过程中,根据学生自我体验,采取不同方法与途径,只要能达到目标就充分的肯定,这也是创新。

④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应用,学会提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⑤只有学中做,做中学,才能形成自学习惯。学生不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也养成了做事的好习惯,不依赖别人,什么事都自己动手操作,养成勤快、爱活动的习惯。

 

8.先学后教中的七大课堂效益

一能及时发现实时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能有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能有效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不断提升学习质量;

五能切实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好学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六能最有效地“培优补差”;

七能确保减轻负担。  

 

9.先学后教在复习课上的操作

第一课时,让学生看书、复习、质疑问难;

第二课时,让学生综合练习,力求达到本单元的训练要求;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问题,再针对问题当堂强化训练。

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也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还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10.先学后教各步骤操作及注意事项

一)出示学习目标(1分钟)

操作: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或黑板让学生看。

a.使学生在上课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

b.由于学习目标往往是一节课的主干知识及要求的体现,因此,长期坚持揭示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C.示标环节,关键是目标准确,主要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解决。

二)出示自学指导(2分钟)

操作:课前制好投影或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投影或小黑板让学生看。

如: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细致阅读、理解课文,如有疑问,可以请教同学,也可以向老师提出。8分钟后,请同学们回答并讨论目标内容。

a.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b.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自学方法,自学能力必能提高。

C.这一环节,要求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自学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提示哪些方法、在哪些地方设计问题、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解决。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5~8分钟)

操作: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a.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b.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c.要面向全体学生,莫只关心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四)检查学生自学效果(5~8分钟)

操作:让中等生尤其是后进生用板演或口答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操作。

a.要解放思想,真正让后进生做演示操作,千万莫搞形式主义,叫尖子生演练,表面上正确率高,实质上掩盖矛盾,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

b.要面向全体学生,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要照顾全体同学,让他们聆听别人回答问题,随时准备纠正错误,或布置他们做哪些练习等。

c.教师在巡视中搜集班上同学于自学中存在哪些错误,并及时分类,哪些属于新知识方面的,这个要重点解决;哪些属于旧知识遗忘或粗心大意的,这个要稍作复习。把倾向性的错误用投影打出或写在黑板一侧,供讲评使用。

五)学生讨论、更正,教师点拨(8~10分钟)

操作:a.学生观摩演示操作,找错误,或比较自己做的方法结果是否与演示操作的相同。b.学生自由更正,让他们各抒己见。c.引导学生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d.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应用。

这一环节既是补差,又是培优,既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促进其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操作能力。积极推行“兵教兵”方式,让已经学会的学生去教那些还没有学会的学生,期间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质疑、讨论,最后老师再引导、补充。

六)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能当堂达到学习目标

a.及时反馈信息,做到了“堂堂清”。将所学知识通过训练,内化为操作能力。

b.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尤其是后进生的操作,要给予肯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

C.要限定时间,把平时作业当考试对待。

II. “先学后教”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1.教师是否要编写学案?是否每节课都编写学案?2.编写学案带给老师的压力是否太大?3.学生的课内外学习任务是否加重了?


打印】 【收藏本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