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笙简要先进事迹
作者: 佘荩  发表时间: [2014-12-12]

苦心耕耘育桃李,一片冰心在玉壶

——福建师大二附中李笙老师事迹材料

 

李笙老师2005年6月毕业于厦门集美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福建师大二附中至今6年,始终担任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工作,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

06-07年被评为校先进教育工作者;08-09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所带高一(2)班被评为校文明班级;09-10学年所带高二(8)班被评为量化优胜班,同时获得区先进班级的称号,他也因此被评为该学年的区优秀班主任。他带领高三(8)班在2011年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本科上线35人,上线率74%,其中本一上线5人,上线率11%,

 

一、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这几年,他用一个字教育每个学生,那就是“爱”。所带班级到处弥漫着“爱”,他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更是严格要求着自己,在规范学生行为的同时,首先规范了自己的行为,特别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他面向全体学生,从不歧视后进生,甚至给予后进生的关爱更多,能和学生融为一体。在教育学生时,他坚信“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六年来,他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首先拿出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他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挑最脏、最累的活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他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他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他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二、宽严相济,真诚相待

班级是一个群体性的组织,需要坚强的核心与灵魂来凝聚这个团体,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无穷的向上力量与张力。为此,他采取与贯彻了宽容与严格相结合的办法,并在其中融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他们,达到既“治病又救人”的目的。
    1、 用刚性的班级制度约束学生,用向上的活动昭示学生。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生活等样样少不了班主任的操心。特别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头脑灵活、思想独立、个性鲜明、善于表现,但也存在着许多令人头疼的毛病,如骄傲、娇气、以我为中心等。针对这些问题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为此他制定了严格的班级公约,设置了几条红线,如不准蓄长发,不准抽烟,不准喝酒等,同时经常开展类似“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来激励、强化学生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长期努力,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在他所带的班级蔚然形成。
    2、 用柔性的细节感染学生,用真诚的爱心感动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他平时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你在家最喜欢做什么?”“天气冷了,你多穿衣服了吗?”“最近进步很大,请继续努力!”等等鼓励性的话语。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如此这样的谈话在他与学生之间搭建起了情感的桥梁,拉近彼此的距离。当遇到问题时,学生总是乐于找他交流,倾诉内心的困惑。“信其师而乐其教”,学生喜欢上他所教学科,也就服从了他的管理,班级管理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 凝心聚力,密切协作

班级工作需要科任教师与家长的团结协作与热心配合,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效果与成绩。班主任的工作本质上就是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互动、平衡中,赢得他们的信任、理解,才能取得他们最默契的配合。
    李笙老师在平时工作中就非常注意到这一点,时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与引导。这样,老师之间、师生之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感情融洽了,教学相长了,效果也就显现了。 
  班级工作还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把热心送给家长,信任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家长意见,这是他作为一名班主任与家长长期交往的一条原则。当学生有错误时,他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做到温和有礼,以商量谈心的方式来交流教育孩子的得失;不歧视后进生家长,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家长对班主任或学校工作有意见时,抱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做到宽容大度,胸襟开阔;对“留守学生”的家长,李笙老师也经常与远在他乡的他们互通电话,向他们及时汇报子女的学习情况与在校表现。这样他与家长建立起了密切联系的“热线”,这不仅沟通了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拉近双方的距离,做起学生工作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六年的教学生涯,使他真切地感受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几番磨琢方成器,辛勤耕耘自有功。相信,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会使他更进一步!

 


打印】 【收藏本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