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二附中校本教研制度
作者: 教研室   发表时间: [2014-09-25]

福建师大二附中校本教研制度

 

一、校本教研制度的内涵

1、随着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的校本研究,是强调从学校整体发展上考虑问题,以学校发展为参照来规范教师行动,实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实践性研究。

2、校本教研是对传统学校的教育研究的继承和创新。校本教研应涵盖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因此它包括校本教学研究、校本德育研究和校本管理研究三个部分。

3、校本教研是顺利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举措。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是校本教研的灵魂。校长是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

4、教本教研将学校德育、教学、管理的实践活动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大力倡导第一线的教育者积极参与,植根于自身的教育实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且能解决的问题,着手研究,研究的结果用于改进教育实践。

本制度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校本德育研究制度

第二部分: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第三部分:校本管理研究制度

第二部分:校本教学研究制度

1、以人的发展为本。校本教学研究倡导“以学校为基础、以问题为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提高”的思想,注重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统一,注重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校本教学研究以教师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动、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促进“教学、学习、研究”的统整,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校可持续发展。

2、以制度建设作保障。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是有效推进校本教学研究的保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教务处、教研室建立的各项教学研究和管理制度,要在实践中完善与创新,更有效地发挥制度的规范与支持功能。这些制度主要有:教务处、教研室工作职责,教研组长、集备组长工作职责,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分析与监控制度,试卷命题制、审核及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要求及“四个优化”指导意见等。

同时,要及时总结课改实践中的成功实践,形成制度,完善机制,使之成为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新动力。

3、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围绕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组织研讨,是校本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在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中,共同研讨怎样把天天干的事情干好,在对话和交流中,个人的智慧被激活,教学中精彩被发现,课改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有了解决方案。新课程的理念随着教师能力的提高得到落实。优化的教学设计得到资源共享,课例责任点评人和教研组长的作用得到发挥。课例研讨还可以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即同一课题的教学,采用不同构思、不同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各自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完课后集体评析、反思、扬长避短、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4、以行动研究为方法。校本教学研究倡导行动研究,以求问题解决,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行动研究的模式框架基本上是“教学—问题—归因—设计—教学—反思”。它始终把问题、行动和研究贯穿在一起。“问题即课题、行动即研究、改进即成果”应成为评价校本教学研究实效的重要依据这一。

5、以教研组、集备组建设为基础。教研组是校本教学研究的基础组织,教研组长是校本教学研究的落实者,是学科教学研究活动的组织者,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指导者。在很大程度上,组长的观念决定着学科校本研究的高度。因此,组长要更新观念,引领本学科教师,以校本教学研究为栽体,做到计划周详、凡事则预;学习领先、常抓不懈;课题研究,求真务实;服务为先,专业引领;互助研讨,长善救失。

集备组是校本教学研究的最基础的组织。集备组成员关心共同研究对象,具有共同的研究时间和空间。校本教学研究在集备组内可以采用“教学叙事”的形式,在个人钻研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集体会诊和研究,发现问题,团队攻关,追踪解决问题,提高研究能力。集备组能够做到周有回顾反思,月有典型案例,为人人撰写教学案例评析,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教研组长、集备组长要把“听课—说课—评课—议课”,这项影响教师成长至关重要的工作做真、做实、做出成效。这也是教研组评优的重要条件。

6、以课题研究为助推器。在推进课程改革实验中,面临许多困惑与难题,课题来自于对问题的提炼,是具有共性和影响全局的,需要集中力量攻关突破的。在经历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不仅是教师理论提升,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也是学校特色辐射和科学发展的助推器。校长是学校课题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教务处、教研室负责人以及教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是课题研究的学术责任人。要形成以省、市级课题为龙头,以校组级课题为侧翼的课题研究网络。课题研究要淡化功利、求真务实、加强管理、关注过程,使课题研究真正成为校本教学研究的助推器。

7、以案例推介服务校本教学研究。围绕课程改革各个阶段各个层面校本教学研究的需要,教研室要及时推介校内外的新鲜案例。通过发现案例、评析案例、模仿案例、创新案例等有效活动,促进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推介典型案例,选编学习资料,介绍信息动态,是教研室服务校本教研的重要工作。

8、以有形成果为抓手。校本教学研究期待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在磨合中得以提升,需要以有形成果为抓手,来反映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辐射研究成果,促进教师发展。因此教务处、教研室要深入校本教学研究的第一线,发现问题,指导实践、总结经验,以有形成果推动校本教学研究的深入推进。这些有形成果包括教师撰写的教研案例、教学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评析、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研究论文以及教学课件、网页资源等等。

9、以合作交流为促进手段。推进校本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展需要有合作交流展示研讨的平台。学校支持教师参加各级研训,考察观摩取经,专业技能竞赛,与名师对话,以拓展视野,获得专业发展。教务处、教研室要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展示课、评优课、研讨课、观摩课,以“上课—说课—评课”、“教研沙龙”、“课改论坛”为平台,进行反思、对话、评析、交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务处、教研室要定期组织读书汇报、经验交流、质量分析、论文答辩、专题研究以及编辑教育教学论文集、研究性学习文集、课题研究文集等,交流和展示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中的成果,发挥辐射功能。

10、以督导评价为机制。校本教学研究制度执行的力度与效果,校本教学研究成果的评价与推介,既要接受上级教学主管部门的督导评估,也要接受校长和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的督查评价。根据教师在校本教学研究中的专业发展水平。以及政治、能力、专业、管理和身心五大素质作为教师培训考察、晋升职级、评先评优等的选拔条件。


打印】 【收藏本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