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职业规划》——现状调查报告
作者: 德育处  发表时间: [2018-04-12]

【摘 要】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对三所高中校405名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对职业选择表现出较强的需要和兴趣,他们自主性比较强,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7.0%的学生不想工作,28.4%的高中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 25.7%的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工作的价值。高中生的职业选择主要受父母、亲朋影响,学校缺少相应的教育和指导。高中新课程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非常必要。

【主题词】高中生    职业生涯规划    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一个人对其步入社会将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高中生正处在人生选择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即将面临高考,面临选择高校和专业的问题。据我们了解,很多大学生以及已经走入工作岗位的人,发现自己当初选择的专业(或职业)根本不适合自己,以致陷入苦恼与后悔中,或是完全重新开始,或是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中勉强应付。目前,北京的高中生正处于高中课改的起始阶段,高中课改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课程体系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高中生必须提早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高中生特别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那么,目前的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能力究竟如何?他们是否需要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为此,本课题组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

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三所课题实验校11个班405名高一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207名,女生198名。   

2.调查工具

参考韩国《职业成熟度问卷》[1]并加以修改、补充,形成新的《高中生职业规划问卷》。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登记。第二部分为职业成熟度问卷,包括34道题目,回答方式采用5 点Likert 式评分,要求被试根据问卷项目所描述的情况与自己真实情况的符合程度进行打分,1 分代表“ 非常不符合”,2 分代表“ 比较不符合”,3 分代表“ 难以确定”,4 分代表“ 比较符合”,5 分代表“ 非常符合”。例题:“对于将来做什么工作,我已经做了决定”。第三部分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包括14道选择题和两道开放题,涉及高中生的自我认知、生涯认知、生涯决策与规划和学习动力四个方面。

调查数据导入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生职业成熟情况

由表1可见,目前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与能力都不强,基本处于一种模糊状态。其表现如下:

1.高中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这一测查项目,要反映的是高中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有没有一个清楚的目标。在这一内容上有8个问题,如“ 对于将来做什么工作,我已经做了决定”,“ 对于职业,我已经做了明确的决定”,“ 尽管以后我可能会改变想法,但现在我已经选定了一个吸引我的职业”等,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基本选择“难以确定”,所以此项的平均分为24.58,与全部选择“难以确定”的24分基本一致。所以目前高中生在“职业目标”方面的总体水平是不明确。

2.高中生的职业自信水平不高

“职业自信”包含6 个题目,反映出学生对于职业发展的自信心问题。如:“ 我担心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我不确定我是否能够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上取得成功”,“我对自己和自己的能力缺少信心”等。此项的平均分为19.06,也处于“不明确”的水平。

3.职业价值

包含6 个项目,反映的是影响职业目标选择的因素。如:“ 选择职业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钱”,“ 只要能赚到很多钱,我不在乎选择什么样的职业”,“ 当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我考虑的是晋升的机会,而不是工作的性质”,“ 对于别人羡慕的职业和适合我的职业,我会选择前者”等。在此项上得分越高,说明被调查者更看中工作的性质及工作与自己的适应性,得分越低说明被调查者越看重金钱。在此项上的得分也处于中等水平。

4.高中生的“职业自主”处于较高水平

“职业自主”反映的是:是否以自己的标准来选择职业。包含4 个项目,如:“不管其他人怎么说,我会选择一个我喜欢的职业。”,“我会根据自己的标准来选择职业”,“不论其他人怎么说我需要选择一个符合我兴趣的职业”等。此项的平均分为15.41,处于较高水平。说明目前的高中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他们的自主性很高,在升学、择业上更看中自己的感受,往往听不进他人的意见。这种情况更容易造成选择的偏差,说明高中生很需要职业辅导。

5.高中生在职业选择的“亲友依赖”方面处于一般水平

“亲友依赖”包含4 个项目,反映职业选择中是否依赖亲友的意见。如:“ 如果父母不赞成我想要从事的职业,要不要选择它我会感到为难”,“ 我会按照父母的希望选择职业”,“ 我会按照父母和朋友的希望选择职业”等。此项的平均分为11.30,处于“不明确”水平。说明高中生不能够恰当参考父母及亲友的意见选择职业,容易形成职业选择上的盲目性。

6.高中生在“职业参照”上处于较高水平

“职业参照”包含6 个项目,反映个体选择职业时对比参照他人的行为或意向。如“ 看报纸的时候,我喜欢读那些在我感兴趣的领域里取得成功的人的文章”,“ 在选择一个职业的时候,其他人的支持对我极其重要”,“ 对于我感兴趣的职业领域的人,我想和他们交流”,“ 当我看到一些人在他们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取得成功的时候,我倾向于模仿他们以使自己和他们一样”,“我希望通过咨询,来帮助我更加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人格特点”等。此项的平均分为21.33,已进入“较高”水平。说明学生有职业选择的需要,注意阅读有关的文章,愿意和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的相关人员交流等。

综上所述,目前高中生对职业选择表现出注重自己的兴趣,他们注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愿意与相关人员交流,以丰富自己关于职业的知识与信息。同时,高中生在职业选择上,表现出自主性比较强,他们倾向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他们对于亲友的依赖感比较低,表现为比较反叛,不能适当地、多方面地了解职业信息。此外,高中生的职业目标、职业自信和职业价值方面均处于“不太明确”的一般水平。

(二)高中生的职业选择受谁影响

由表2可见,高中生的职业选择主要受父母影响,合计达46%,受其他人(社会成功人士等)的影响为22.3%,受亲戚、朋友影响的比例为21.3%,受教师影响的为8.2%。因此,目前高中生的职业选择,目前基本处于一种无学校指导的情况,他们主要受到父母、亲朋等的影响,而学校有计划的职业生涯辅导基本处于没有或零星的状态。

(三)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

所谓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一个人对其步入社会将从事的职业及其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它涉及自我认知、生涯认知、生涯决策与规划、学习动力等内容,调查结果如下:

1.高中生的自我了解情况

从表3可以看出,高中生认为自己对自己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对自己适合什么职业方面,有30.9%的学生是不清楚的。

2.高中生的生涯认知情况

所调查的高中生渴望工作的占50.6%,有7.0%的学生根本不想工作,28.4%的高中生把工作看成是一种单纯的谋生手段,只有25.7%的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工作的价值,即工作是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一种手段,它既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又满足个人需要。有40%左右的学生对与职业有关的知识不了解。

3.高中生的生涯决策与规划情况

有64.9%的学生会单纯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高中选修课,有39.4%的学生会单纯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未来的职业。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利弊,才做选修课决定的学生只占26.9%,能够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利弊,才做职业选择的学生为49.3%。

4.高中生的学习动力情况

所调查的高中生喜欢与比较喜欢学习的学生占58.7%。学习努力和比较努力的学生为50.6%。不喜欢学习与不努力学习的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调查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论:高中生急需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指导,学校需要加强此方面的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高中生具备了职业自主的强烈愿望,他们对成功者的行为和看法非常感兴趣。他们在确定选修课和职业选择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个人意识与依兴趣做决定的倾向。同时高中生中,渴望工作的只占50.6%,有7.0%的学生根本不想工作,只有25.7%的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工作的价值。以上的调查结果都说明,目前高中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感兴趣,并且表现出一些不当的看法与做法,如果不给予必要的指导,将来会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如对工作意义的认识,对选择职业的综合考虑等。

现在的高中生几年以后就会走上社会,进入职业世界,承担社会分工。如果他们现在就不想工作,或是对将来的职业世界不适应,势必造成这些人退避职业,成为“啃老族”,成为社会的负担。

国外的职业指导在十九世纪初就在美国出现了[2]。国际上职业指导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开始重视职业指导,提出了职业指导的匹配理论;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职业指导向发展的多次完成的职业选择转变,指导方式更加人性化、强调调动被指导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职业指导向生涯规划指导发展。生涯定义为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职业辅导也向终身辅导发展。

目前,北京正在实施高中新课改,高中新课改提出,使学生具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使学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并要建立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高中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又是基础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联结点,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高中生的职业意向的选择,主要受个人兴趣、父母、亲朋的影响,而学校老师的影响只有8%,而且这些影响基本是零星的,缺乏系统的。因此,在我国高中阶段实施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调查中所反映出的学生需求和我们的思考,我们认为高中生职业生涯辅导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认识职业意义。明确职业对社会、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意义;

2.了解自我。努力多角度、客观地了解自己,自己的兴趣、特长与不足等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3.了解职业。了解职业分类、学历要求,了解不同职业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同职业对人的素质、知识、能力等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塑造自己。

4.学习科学决策与人生规划的知识。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科学决策和规划。

5.制定行动计划。指导学生自主制定行动计划,进行自我塑造。

6.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这属于元认知范畴,包括对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适应与修订,在高中阶段可初步建立意识,在大学和“职后”生涯中需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辅导需要多方面协同进行,比如:(1)把生涯教育融入必修课课堂教学活动。将生涯发展的概念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中,将学术的世界延伸到工作的世界,帮助学生了解与职业生涯有关的知识、技术是实现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的必经之路。(2)利用班会、主题教育活动等让学生有机会与成功人士座谈,听取成功人士的经验,采纳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的意见。(3)通过心理辅导课学习自我认识的方法、职业选择与科学决策的知识。(4)利用过程性评价、成长手册等新型评价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个人的特点,从而设计自己的发展轨迹并进行自我监控。(5)通过个别辅导解决学生生涯规划的个别需求。(6)新课程改革中增设的社会实践课程是职业生涯辅导的重要资源,可以利用社会实践让学生走进某些职业领域。  

注释:[1] 张智勇等,《中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的信度与效度》,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9月

[2] 龙立荣、李晔,《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11

打印】 【收藏本站】 【关闭